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知识,语言,实验

——《自立小说选》初读
■沈默克.文

  《自立小说选》终于由纽约柯捷出版社出版。数日前,我有幸得到刘自立先生辗转从北京寄来的一本,覆膜封面,简体排字,厚三百余页,囊括了刘自立先生历年来所有创作精品。认识刘先生作品,源于今年二月他贴在论坛上的“自立小说一束” ,之后半年间,陆续拜读了此选集中相当一部分作品,讶佩之情,溢于言表。获书之后,更是手不释卷。
  根据初读的粗浅印象,本书所收作品约可分为以下几种:
  曰抒情小说。早期的《圆号》堪为代表,《图画》,《地铁》,《舞台》等作品参差相俦,以诗性文体模拟意识流动,技法上师法了抽象派绘画和古典音乐,在叙述与非叙述间迸发情感、意象、隐喻、符号……究其实,是一种文字流与抒情表达的阴柔纠结,风格圆熟,内禀丰富。
  曰写实小说。《橡皮》、《画板匠》是其鼎峰之作,均以作者的报人身份为背景,刻画了数十年政治动荡中清醒与不清醒者同样难以自处的历史尴尬;而《编年史的角落》、《放风场》则以冷静的笔触和不同角度纪录了作者本人在文革中囚梏黑狱的遭际。
  曰语言实验小说。《树也是神》与《电脑音乐厅》是我最为钟爱的两篇,作者一如既往的诗化美文宛若溢出的灵体,在大地的崎岖险峻处凝成诗人的语言乌托邦,思者的世界文本。书写世界文本的意图不但存于自立先生语言实验的小说中,亦弥漫于他几乎所有体裁所有风格的创作中。
  曰评论。数量不多,但都聚焦于世界一流作家的杰作上,被作者坚锐的玄思之角直触腑脏的分别有乔伊斯、纳博科夫、普鲁斯特、玛格丽特?杜拉、翁贝托?艾柯等人。《小说之我见??夸克,麦金托什和尤利西斯》从乔伊斯的语言游戏、字谜说起,细微至小说或物质的原子、质子、粒子,广大如“场”、宇宙论和上帝,纵横捭阖,无不包揽,篇幅虽小,却是宏文。
  曰随笔。首推两篇,《巴黎公社的故事》,《自序??小说的十种做法》。前者是一个曾为“革命的异端”者的心路之溯,后者则是一个化身为批评家的作家在自己卓有成就的领域内进行审慎梳理。
  曰译作。本书仅收入一篇作者的翻译作品,艾科的访谈录。当今之世,语言艺术家中,掌握外语资源者应比不辩鸡肠只识方块积木如我辈者优胜得多矣。作者是出色的文学翻译家,据我所知,目前他正在对梅特林克下工夫。
  上述乔伊斯、纳博科夫、艾柯诸大师,都是知识博杂、学富五车者, 作者除小说外广泛涉猎各种体裁,并以知识量和见解独特见长,颇有见贤思齐之意。
  

  一管之见,我认为刘自立小说的语言实验是他全部作品中价值最大之所在。
  对刘自立的小说进行任何评析,都是不容易的事。原因是他的小说与小说语言结合得异常密切,反结构地结构,无意义地意义,若试图从内部解析其小说,必将被伪阐释的圈套所捕获,或者陷入棉花糖般的文字怪阵中,软绵绵无从着力。
  徐晓说刘自立“为中国的诗人和作家,包括评论家不能从文字本身进行革命性试验而感到焦虑和无奈”。从刘自立的《喉头鼠》、《树也是神》、《电脑音乐厅》等文本可以看出,他有效地疗救了自己的焦虑症:为汉文字与小说语言的交接寻找一种既非巫术也非技术的新形式。
  就我的经验及目力所及,小说实验者对于小说语言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以语言为文体,无论精雕细琢也好,浮光掠影也好,只是形式的装饰,等同于小说的外衣,这种语言的非自觉性,在作家中占绝大多数;一是泅游于语言之瀛海,近似于超现实的自动写作,以构建奇幻魅惑之语境为乐事,早期的残雪,以及我最近在论坛上所见的年轻作家门兴格拉德巴赫和石留走的是这条路,其类别可属“意义已死”;一是具有书写世界文本的意图,从被封闭之内心伸出语言之爪,渴望把握实在,语言是我与彼唯一有效的联结物,在分离之中亲密,在撕裂之中聚拢,由此而将世界之维融入语言之维中,或者相反,而文本则呈现出在意义与反意义的刀锋上行走的卓越之姿,刘自立显然应归属于此类,并系其中之表率。
  语言实验是所有文学实验中最困难的事。小说与文学的本性是语言,而世界即语言,人即语言,理性即语言,logos即语言,语言即语言。在语言之域进行实验的小说,才是最深刻的颠覆,最理性的建筑。
  小说语言实验者的小说,由此而立于语言自身,立于小说自身。
  

  刘自立小说的语言实验之奇特在于其迥异于普遍意义上的现代者与后现代者。
  曾有文友置疑过这个问题,自立先生亦曾自谦云“我的语言属于八十年代,也许过时了”,我倒不作如是想。语言就是语言,只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与否,没有什么过不过时的。作者的自谦之语,恰恰正是对当下汉语作家群的集体风格、集体方向之无视。
  从品质上,作者所掌握的是一种抒情与表现(亦即自序中提到的反叙述与叙述)杂糅的语言;从意义上,作者倾心于传统,他的先锋并非特立独行高视睥睨、深具叛逆精神之先锋,而是细细捏碎传统之后过滤来的先锋;从风格上,峥嵘和激情则完全被诗化被音乐化所消融,卷入滔滔文字流中,只有偶尔的旋涡能让人揣测底下的汹涌。
  我想着重指出,作者实验所采用的材料的并非当下意义的现代语言。借助音乐性(作者对古典音乐认识极深)的强大设入,在对传统进行个人清理的过程中,找到了浪漫血质和唯美格调的语言,并以此作为桥梁,接通传统、现代与未来,合三位于本体。这便为我们提出一个并不算新的命题:实验与先锋者不一定是标奇立异者,重新理解传统,接续传统,毫无疑问比集体趋之若骛的所谓先锋更先锋。语言与作者本体越紧密地契合,实验就越革命,越成功。




小 说 的 十 种 做 法
        _________《自立小说选》自序  刘自立
  一直以来小说的做法是:一,将语言看成制作情节和人物的媒介,从而通过此一媒介,将语言和语言本身有限度地加以脱离,就是说,让读者,特别是那些传统的读者,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逐步忘记语言而进入情节。
  这是包括作者本人必须不得不考虑的小说的基本构思和建制。
  二,在如何更好地运用这样的语言时,考虑到语言的修辞和表达方式,从而在某一个层次上建立起小说的美文风格,当然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
  三,或许,可以撰写一种反美文风格的作品,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产生普遍的反崇高和反严肃性的今天。
  思考(理性)和感觉,看似成为一对势不两立的极端,而在反派的、看似崇尚本能的感官作品中,产生了一种对于伪高尚的嘲弄?但是,这和笔者的文本无关。
  四,随着小说语言和语言探索本身的发展,语言和语言本体论产生了它本身的自我怀疑,如循环解释和互文性以及作者的无主体性,文化的、社会的甚至宗教的历史定势和权利结构,正处在被解构的大趋势中?虽然这样的解构,还是一种对解构的解构,因为没有人不会怀疑对解构的怀疑,否则,那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解构。
  这就是形成小说语言发生质变的起因。它成为哲学怀疑主义和分析时代的特点,对小说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当语言学涉及到意义的自我怀疑和自他怀疑并歧义丛生的时候,小说家既是收益者,也是失落者。
  小说的做法开始向将语言作为目的本身的诗歌化语言机制转化,产生了所谓的诗化小说和哲理小说。
  这本小说集的“附录”里,笔者将这类小说文本的制作者,那些伟大的近现代作家的文本,作了有限度的赏析,说明:在无论是乔伊斯还是翁?艾科那里,小说语言的纯粹的媒介功能的转移和否定性判断已经出现,并且为西方的读者所理解和了解。
  五,如此一来,小说语言的多义性功能在表现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方面,比表现语言本身,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读者可以在历史的杜撰和语言的游戏中,消解一部分传统小说必然表现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历史的目的论诉求。
  六,但是,这并不是说,小说家所处地域的和时间上的坐标可以完全废除,而进入一个背景虚无的、不准确和不可测性的超时限幻觉当中。
  即便是艾科的历史小说里,也还是要维系元历史和非元历史复调对位的二元化和多元化叙述走向的,因为没有这样的对于元历史感的追溯,就没有进入历史和解构之的最初的可能性。
于是,笔者在追溯“文革”和其他历史时段的小说里,将虚构的元/原意和所谓的客观的现实感加以融合。
  在虚拟的海外生活的小说作品中,用异乡情调来衬托本土的习俗和风情。如《一个女人的七个侧面》、《墓碑》等就是这类写法。
  七,这类融合也同样考虑到转换文字角色的有限性甚至无限性。
  在《舞台》一文中,事件的发生既是一种历史的、现实的事件,也是舞台上的事过境迁的事件(故事、舞台剧),也是一种语言的事件,更是一种人类情感和人类意识的事件……等等。于是,在消解藉助语言本身来阐明事件本身的建构中,此类小说呈现的是事件的瓦解和回顾和再结构。
  八,就像佛吉妮亚?沃尔夫在她的《电影》一文中所阐述的,当小说的文字被用来构造画面的时候,其手段的误用和语言本身的失落感,形成两种负面效应。
  于是,翁?艾科在解释他的《玫瑰之名》的时候,将文本分成几个层次;其中的一个最为浅薄的层次,是她的电影文本,那是针对大众和大众趣味的。
  九,但是,这并不是说,在艺术媒介的转换方面到处都是绝壁;人们可以在电影的空隙和文本的空隙里,看见一种既非文本也非画面的东西。这个东西,也许就是非语言创作的源起。人们一向所说的词语和对象的对峙,是要等待那一天的到来而加以解决的。
玛?杜拉就对此抱以期待(见她的《一个英国年轻飞行员之死》)。
  十,在笔者所写最为“写实”的小说如《放风场》、《画版匠》等文本里,这样的将电影式的画面加以文字处理,使得画面无奈于文字走向的尝试?同时又使文字趋向画面而随和一种一般性的叙述?比比皆是。
  因为,毕竟如果文字本身完全拒绝叙述,连诗歌文本也是无法做到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诗歌的文字要完全被叙述取代。
  这正是我的小说的实验风格的基础所在,是不能被忽略的。
  从终极的意义和无意义的意义上讲,小说的叙述是证伪,还是被证伪,和它企图证明一样困难。
  于是,一切都将在语言的考验面前面对取舍。
             (《自立小说选》,[美国]柯捷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20美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